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做成功家长

做成功家长

来源:掌文

状态:已完结

作者:佚名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对孩子理智、有分寸的关爱是避免溺爱最好的方法。因为,这既能让孩子感到家长真挚的爱,使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能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能让孩子关心家长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这也有助于培养孩子健康心灵。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子女的爱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邓颖超也曾经说:“母亲的心总是仁慈的,但是仁慈的心要用得好,如果用不好的话,结果就会适得其反。”

所以,家长爱孩子一定要学会“适度”,增一分则多,溺爱只会使人恶性膨胀,善性湮灭,亦如古训所言:“溺爱有败子”;减一分则少,缺少温暖与爱的家也会对孩子造成心灵的伤害。

建议二: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

每个人都会有要求,而且这些要求是多方面的,有时候也是无止境的,当然,孩子也不会例外。孩子的要求不合理要求,也会有合理要求,所以,这就要求家长学会对孩子的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德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父母的百依百顺。”满足孩子要求应该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千万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要知道,欲望无止境,一味满足孩子的欲望只能使其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家长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会引起孩子的不满,最终会导致难以管教的局面,甚至会使孩子就走上邪门歪道,这应该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孩子一旦因为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哭闹时,家长千万不可打骂,应该耐心给孩子讲道理,最好是用既生动又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予以开导。

但是,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以及必要的生活用品时,一般应给予满足。如果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该向孩子说明理由。

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以免孩子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建议三:不给孩子搞特殊待遇。

因为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4+2+1”式的,即6个大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1个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一般孩子的地位可能就会高人一等,处处会享受到特殊的待遇,比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比如过生日一定得买大蛋糕,送好礼物,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爸爸妈妈的生日可以不过。一旦孩子习惯了这样高人一等的待遇后,他就会自感特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做成功家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