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清建军队

来源:阅文

状态:已完结

作者:独孤赏月

主角:董书恒,慧儿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可是等了半天,也没见那丫头过来。

不由得抬起头来偷看。

这一看,屋里哪还有人?

再仔细看,原来,慧儿是睡在外间的。

哦,对了,好像古代的侍女都是这样的。

董书恒失望的扁了扁嘴,躺回床上呼呼大睡了起来。

第二天早早醒来,董书恒发现自己已经能动弹了。

他主要是头部受到钝击,估计是有些脑震荡。

休息这么久,也快好了。

董书恒在慧儿的伺候下,换上了一身新衣服。

他站到镜子之前。

跃入眼帘的是一个翩翩少年,没有富家大少那种柔弱,反而多了几分刚毅之色。

鼻梁挺拔,剑眉星目,似乎比前世的自己更加俊秀。

只是这身体大病之后,略显消瘦,还有那头上的辫子,光秃秃的脑壳十分别扭。

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董书恒跟着慧儿,来到了他娘陈夫人这里请安。

“儿啊!”

陈夫人一看见董书恒,眼泪就下来了。

昨日她去问过了城中所有的大夫,可无一人能治失魂症。

昨夜,她回家后偷偷掉了一宿的眼泪。

“娘,孩子休息一夜,已经能想起不少事情了,想必再休息几日,就能全想起来,母亲不用过于担忧。”

“当真?”陈夫人这才稍微放了些心。

“自然当真,只是娘,别的都可以慢慢想,但家中的生意,耽误不得,还请母亲将家中生意的事情,先告诉孩儿。”

这才是他今天来请安的目的。

想要保命,第一步就是得接手家里的生意。

有了钱,才能壮大实力。

“列祖保佑,我们的恒儿又有孝心,又顾全家业。真是个好孩子。”

陈氏听到董书恒一番说辞,心怀大慰。

“恒儿,咱们家一直是做盐商的,但是自嘉庆帝改行盐票以来,我们扬州盐商已经大不如以前。”

“还好老爷早早就看到这点,将家中产业从贩盐转移到囤地、运输和商贸上来。”

“如今,家中在东台尚有三万亩田庄,由你的舅舅陈冬生管理。另外有十二艘沙船跑上海经运河跑济南的航线。由船老大刘大海管着,老刘是家里的老人,也非常可靠。”

“你爹爹前些年在上海靠着洋人租界开了一家润吉贸易商行,跟洋人做着洋货生意。头灶那边还有一个盐场,每年产盐也有一些进账,当然还有五百多户盐丁要养活。”

“最近闹发匪,南面的水路断了,船队只能在北边跑,南边的商行最近不知道如何了?听说洋人也不安生。还好你刘叔的大儿子清北在那盯着,想来也是无大碍的。”

听了陈氏的叙述,董书恒心中总算有了底。

“母亲,家中还有多少余银?”

“怎么?我儿需要用银子吗?”

“孩儿要执掌家业,总要了解一下家底。”

“这几天大掌柜上报,柜上还有流动资金35万两左右,当然家中还有传家银100万两,这笔钱只有我们母子知道,老爷交代过是不能随便动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我在大清建军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