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流觞大大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张璘带的兵不多,他迅速变换阵形,由骑兵护住两翼,快速撤退。然而一切都晚了,一声炮响过后,左面朱温,右面尚让两路伏兵杀出,正面黄巢又携雷霆之势而来,三路兵马将唐军围在垓心一顿猛攻,张璘带兵苦战,力竭而死。

夕阳西下,战场上横尸遍野,信州城头上已经插上了草军的大旗。

张璘一死,黄巢心头上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他趁热打铁迅速领兵攻克池州、睦州、婺州等地,队伍进一步壮大,草军于当年七月横渡长江,进入淮南高骈的地盘。

姓高的,你黄爷爷找你来了!

黄巢打过长江来了?他不是要投降的吗?张璘呢,他在哪里?什么,战死了?!

一连串的突变让高骈喘不过气来。

现在的草军号称六十万,高骈当然知道这里面的水分,他更知道黄巢是在虚张声势。但如果真的打起来自己会赢吗?高骈相信自己赢的盘面更大一些,但会赢得很惨,而且战场是在自己的辖区,瓶瓶罐罐的打坏了谁来修呢,烂摊子还不是留给自己!找朝廷报销?算了吧,皇上只知道打马球,事情过去后他才懒得管呢。想通了这一点,高骈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让开大路,放黄巢过去。

襄阳的刘巨荣主动出击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地盘,现在的高骈出于同样的目的让开了道路,毕竟乱世到来,保存实力更重要。

僖宗皇帝李儇知道后大为恼火,督促高骈出兵,高骈不为所动,皇帝再催,高骈干脆称病,撒手不管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唐王朝内部的一些微妙变化,经过几年的黄巢起义,大唐王朝对地方藩镇的控制力进一步减弱了。

安史之乱后唐朝也有过一次“文昌中兴”,对不听话的藩镇节度使也曾下过杀手,所以大家明面上还都很老实。到了唐僖宗李儇这里,朝廷对黄河以南的各大藩镇还是有控制力的(为什么是黄河以南呢,因为河北有三个刺儿头,后面会讲到),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理解:大唐中央政府和各藩镇之间维持着势力上的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如果不被打破,哪个藩镇也不敢和朝廷叫板。

但黄巢起义把这个平衡打破了,他证明了中央军都是纸老虎,也证明了大唐朝廷的昏庸无能,所以现在的高骈才敢抗旨不遵,因为他现在是中原地区力量最强的一个藩镇了,朝廷想要镇压起义就要看他的脸色。

这还不算完,还有一个更让人忧心的现象出现了:武将们不安分了,他们开始杀掉(或者是驱逐)主将,自立为主。这一段时间里许州(现许昌)将领周岌驱逐节度使薛能,自立为节度使;秦宗权驱逐蔡州刺史占据蔡州,开始了自己的逐鹿生涯;徐州牙将时溥驱逐武宁军节度使,被士兵推举为节度留后(仅次于节度使的二把手);河中牙将王重荣借黄巢起义的东风控制了河中藩镇的实权,被推举为节度留后。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