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举报

举报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吴问银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街两边店铺林立,分为书画区、民俗展示区、工艺品区等,这几年为了发展旅游经济,向阳大打老街牌,老街的人气很旺。虽然天气很热,老街上的游人却不少,时不时还能见到几个老外。

刘峰和钱亮是北方人,还没见过这样的老街,一路上啧啧称叹。朱海宝得知刘峰是陕北延安人,钱亮是西安人,便吹嘘向阳的天空是如何澄澈、空气如何新鲜,一些地方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等到若干年回头再看时,发现再花多少钱也买不来昔日的青山绿水。

刘峰点头表示同感,说:“科技在飞速的发展,我们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一些古老的值得记忆的东西正飞速地离我们而去,渐渐和这老街一样成为历史。”说完他在一处铺面前驻足不前,这是一家铁匠铺,只见老铁匠扯着风箱,将烧红的烙铁放在铁砧上,两个徒弟劈里叭拉地敲打起来,红色的铁屑飞溅开来,刘峰总担心那些铁屑会很烫,可他们却满不在乎,在一阵锤打之后,老铁匠将烙铁放进盛水的木桶中,随着“哧”的一声并夹杂着一股青烟冒出,一件农具制成了。

钱亮指着隔壁一家篾匠铺说:“你们看,那工匠的手多巧,他们也是民间的工艺大师。”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编篾匠两只青筋突出的手在篾框中似穿针引线一样,精巧的篾箩很快就呈现在他们面前。

朱海宝见他们对这些很感兴趣,说:“原来这老街上像这种铺面很多,现在只剩下一两家了,就这一两家要不是政府扶持也早就关门了,现在农耕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一行人边走边聊,很快来到街头的向阳河。河两边绿树掩映,河中波光潋滟,几只游船在水面穿梭来往。

朱海宝招呼大家来到河边的一处茶楼,说:“这大热的天,咱们在这休息一会,喝点茶吃点向阳的点心。”

他们在楼上挑了个僻静的小包间坐下,一个穿镶花边旗袍扎着兰花辫子的女孩上来给大家沏上茶,这女孩长得十分水灵,瓜子脸、大大的眼睛、小巧而挺的鼻子,皮肤特别白皙,给人清秀婉约柔美的感觉。

朱海宝见她给每个人都倒上茶,对她说:“来,唱段小曲,就唱咱们向阳的地方歌,历史很悠久,现在正申报国家非物质遗产。”

刘峰说:“我们陕北是民歌之乡,没想到向阳这地方民歌也这么发达,今天来倒是要洗耳恭听。”

程一鸣介绍说:“我们这里一到晚上,歌声不断,船上岸上互动,很是热闹。”

这时,那姑娘问道:“我不知道各位客人喜欢听哪个?”

朱海宝不耐烦地说:“就唱你最拿手的。”

小姑娘点点头,唱起了《送郎》:“送郎送到五里墩,再送五里当一程。本待送郎三十里,鞋弓袜小窘难行,断肠人送断肠人。”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举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