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谈读书治学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吕思勉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今试举一实例。如三皇五帝,向来异说纷如,苟以此法驭之,即可分为今古文两说。三皇之说:以为天皇十二头,地皇十一头,立各一万八千岁;人皇九头,分长九州者,《河图》《三五历》也。以为燧人、伏羲、神农者,《尚书大传》也。以为伏羲、神农、燧人,或曰伏羲、神农、祝融者,《白虎通》也。以为伏羲、女娲、神农者,郑玄也。以为天皇、地皇、泰皇者,始皇议帝号时秦博士之说也。除《纬书》荒怪,别为一说外,《尚书大传》为今文说,郑玄偏重古文。伏生者,秦博士之一。《大传》云:“燧人以火纪,阳尊,故托燧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羲皇于人;神农悉地力,种谷蔬,故托农皇于地。”可见儒家所谓三皇者,义实取于天地人。《大传》与秦博士之说,即一说也。《河图》《三五历》之说,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列为或说;其正说则从郑玄。《补三皇本纪》述女娲氏事云:“诸侯有共工氏,与祝融氏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云云。上言祝融,下言女娲,即祝融即女娲。《白虎通》正说从今文,以古文备或说;或古文说为后人窜入也。五帝之说,《史记》《世本》《大戴礼》并以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当之;郑玄说多一少昊。今案《后汉书•贾逵传》。逵言:“五经家皆言颛顼代黄帝,而尧不得为火德。《左氏》以为少昊代黄帝,即图谶所谓帝宣也。如令尧不得为火德,则汉不得为赤。”则《左氏》家增入一少昊,以六人为五帝之情可见矣。《史记》《世本》《大戴礼》,皆今文说,《左氏》古文说也。且有时一说也,主张之者只一^人;又一•说也,主张之者乃有多人。似乎证多而强矣。然苟能知其派别,即可知其辗转祖述,仍出一师。不过一造之说,传者较多;一造之说,传者较少耳。凡此等处,亦必能分清家数,乃不至于听荧也。

5.经学入门书目

近人指示治学门径之书甚多,然多失之浩博。吾今举出经学入门简要之书如下:

皮锡瑞《经学历史》此书可首读之,以知历代经学变迁大略。

廖平《今古文考》廖氏晚年著书,颇涉荒怪。早年则不然。分别今古文之法,至廖氏始精确。此书必须次读之。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吾举此书,或疑吾偏信今文,其实不然也。读前人之书,固可以观其事实,而勿泥其议论。此书于重要事实,考辨颇详。皆前列原书,后抒己见。读之,不啻读一详博之两汉经学史也,此书今颇难得;如能得之者,读廖氏《今古文考》后,可续读之。

《礼记•王制注疏》《周礼注疏》、陈立《白虎通疏证》、陈寿祺《五经异义疏证》今古文同异重要之处,皆在制度。今文家制度,以《王制》为大宗;古文家制度,以《周礼》为总汇。读此二书,于今古文同异,大致已可明白。两种皆须连疏注细看;不可但读疏文,亦不可但看注。《白虎通义》为东京十四博士之说,今文学之结晶也。《五经异义》为许慎所撰,列举今古文异说于前,下加按语,并有郑驳,对照尤为明了。二陈《疏证》,间有误处。以其时今古文之别,尚未大明也。学者既读前列各书,于今古之别,已可了然,亦但观其采摭之博可矣。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吕思勉谈读书治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