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币上的中国史:器物、制度、思想视角的解读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王永生

主角:王永生王永生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谓”五均”是指在长安等五座最大的城市里设立五个”均司市官”,负责征收工商税并管理物价;”六筦”里的”筦”,同管理的”管”,是管制的意思,因此”六筦”是指盐、酒、铁器、铸钱、名山大泽以及借贷等六项事业,都由国家来经营管理,私人不能经营。

规定**借贷给需要用钱的百姓,100 枚铜钱月收利息 3 钱。

他希望用这种**提供的利息相对比较低的贷款来控制物价并打击高利贷者。

王莽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农民耕者有其田,货物贸易流通顺畅并且价格公平,同时取消私人发放的高利贷,消灭食利阶层的剥削。

客观地讲,王莽这些超越现实、富有理想化的公有制改革,虽然愿望非常美好,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不完全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因为封建社会本身就是建立在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

而且令人遗憾的是,王莽的这些社会改革措施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全面推行,就被他的币制改革给葬送了。

那王莽推行的是一套怎样的币制改革,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破坏力呢?

(二)王莽的币制改革虽然内容繁杂、种类众多,但是根据发布的时间及具体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次。

第一次是在他做大司马之时,第二次是取得帝位之后。

虽然有的书中将这两次改革又细分为四次,实际上严格说来就两次。

王莽的币制改革是为他的社会改革服务的。

王莽在取得帝位前后,为了培植一支拥护自己的贵族和官僚势力,大规模地进行了封官赐爵活动。

新封赐的这些王侯都需要获得一份食邑和俸禄,受爵的同时还要有黄金、钱币的赏赐,这更需要大量的钱币。

但是,早在此前三十多年的汉成帝时期,上林苑三个铸钱机构已经关闭了两个,只保留了钟官一家。

后来哀帝、平帝时期,铸钱更少。

这该怎么办?

如何来解决钱的问题呢?

王莽的办法就是铸造新的钱币。

但是,铸钱一是要耗费成本,二是需要一个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的。

而眼下却有很多新被封官赐爵的官僚贵族,亟须大量的钱币来封赏。

于是,王莽就只能采用铸造虚值大钱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钱币上的中国史:器物、制度、思想视角的解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