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材小说免费阅读

发布时间:2023-09-07 编辑:小编

是很牛的商人。

那时人们常说:“天上繁星点点,地上红光满面,王母惊呼玉帝打颤,感叹天上不如人间。”

这一行业在打压下几近濒危。

今天你收了一件雍正的粉彩官窑?

没关系,那有人盯着你呢。

隔天你又收了一尊明永乐的药师佛?

好了,铁证如山!

少吃少喝的伺候你几个月,家里收的那点古董该砸的砸,该埋的埋,不少上了岁数的老人都没能挺过这关。

李白的“上阳台帖”,陆机的“平复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都是这个时代侥幸存下来的瑰宝。

我们家算是当年少数几个安稳度过的。

无他,因为老文家世世代代的恪守着一个规矩。

八个字。

“只揽阴货,莫渡生人!”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家里老一辈定下的这条死规矩,有朝一日竟让我给破坏了。

我叫文材,也不知道当年我爸是怎么想的,我寻思着他也不认识九叔啊,怎么给我起了个这名字?

上初中考完试点名那阵,老师一开嗓,“文材,语文,四十分。”

就这时候,有几个捣乱的总是在后面跟一句,“秋生,不及格。”

我高中没念完就辍学了,那时候家里的生意做得还可以,除了收点偏门路的“阴货”,爷爷还帮着邻里邻村的看墓办事,时间长了,算是攒下一点钱。

我爸志向大,他活着的那阵老想捡漏发大财,在我爸的极力鼓动下,我们在京北的报国寺开了家古董店。

那时报国寺还允许摆地摊,主要卖的东西是瓷片和铜货,那时候店里生意不错,只要你货确实是老的,就算是档次低点的也有人抢着要。

后来京北大搞市容改革,报国寺取消了固定地摊,自此之后,这里的客流量越来越少,我们店里的生意一落千丈。

没办法,生意还得做下去,毕竟还有一屋子的瓶瓶罐罐啊,总不能都扔了吧?

找亲朋好友借钱,找银行贷款,忙活了大半年之后,我家的小店终于落户在了一个新地方。

“潘家园。”

可另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天有不测风云,我爸因为一场意外说走就走了,也没有什么临终遗言。

他留给我的除了这家小古董店,还有一张八十三万的欠条。

这天,京北的天……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文材小说免费阅读
返回顶部